本文作者:金生

清末海军建设方案,清末海军重建计划

金生 今天 25
清末海军建设方案,清末海军重建计划摘要: 清末万吨铁甲舰方案1、向德国订购“定远”“镇远”级后续舰:“定远”和“镇远”两艘铁甲舰服役后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和威慑力。清政府计划继续从德国采购类似甚...

清末万吨铁甲舰方案

1、向德国订购“定远”“镇远”级后续舰:“定远”和“镇远”两艘铁甲舰服役后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和威慑力。清政府计划继续从德国采购类似甚至更先进的万吨级铁甲舰。但因经费紧张、政治斗争等因素,该后续采购计划未能完全落实。考察欧洲其他铁甲舰方案:清政府还派遣人员考察欧洲各国新的铁甲舰设计

2、有了充足的资金,清朝宣统元年(1909年)制定了“七年重建海军计划”,打算订购20多艘新战舰,重建南洋、北洋两大水师,并建立一所西式海军大学。这个计划最初预算2000万两白银,后增加至8000万两。 当时,一艘万吨战列舰的售价大约为300万两白银,因此8000万两可以购买到大量战列舰。

3、定远级铁甲舰是中国清朝委托德国伏尔铿造船厂(Stettiner Vulcan AG)制造的7000吨级的铁甲舰(Ironclad)。定远级铁甲舰有两艘,分别为定远及镇远,二舰于1885年开始服役,成为北洋水师的主力战舰,而定远则同时为舰队旗舰。

4、英国海军万吨铁甲舰有很多,哪里需要这种二流铁甲舰。所以,英国人将2艘铁甲舰向中国兜售。这两艘军舰造价不算高,卖给土耳其是160万两白银(定远舰花费约140万两白银,镇远舰花费约142万两白银)。当时李鸿章对这2艘铁甲舰很看好,命令清末外交家李凤苞立即去考察购买。然而,最终购买的事情完蛋了。

5、主要一开始的技术不行。民国刚建立时期的重炮采用的是合金技术,而民国的时候,中国还没有掌握这个技术,只能依赖国外进口

6、意思是即使再订购20艘甚至30艘万吨级铁甲舰,但是整体实力仍然不如对马岛大海战后,海军实力不断爆棚的对方;况且那家已经可以自产超万吨级的主力大舰,包括上面的巨型舰炮和其他配套的主要设备如果双方海军再次对决,那么全部买来的家当,自然很难打过基本自产加部分外协的强大舰队。

甲午战败之后,清政府为了重建北洋海军,还具体扩充了哪些舰艇?

1、从甲午战败时起,到1898年年末,三年多的时间内,清政府一口气从国外购买各种舰艇23艘。

2、年马关条约签订后,北洋水师开始重建,1909年合并为巡洋舰队。北洋水师巡洋舰致远号在甲午战争中全体官兵英勇牺牲。镇远号停泊在旅顺港,超勇号和来远号为清朝北洋水师向外定购的最初两艘巡洋舰,超勇号在1894年黄海战沉。

3、北洋水师,或称作北洋舰队、北洋海军,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,同时也是清政府建立的三支近代海军中实力和规模最大的一支。北洋水师1888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。在1894年-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,它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

中国清末制造的军舰

清末时期,中国制造的军舰主要包括炮舰、巡洋舰以及其他一些特殊类型的军舰。炮舰:清末时期,福州船政局成功建造了多艘炮舰。这些炮舰的吨位和马力相对较小,建造难度也相对较低,因此其战斗力也相对有限。这些炮舰主要用于日常巡防,满足海军的基本需求

清末国产军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:恬吉号(后改名惠吉号):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艘自制的蒸汽动力木质明轮兵船。该舰由徐寿、徐建寅父子主持设计,并于1868年9月在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建成。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起步。

平远号巡洋舰:全钢巡洋舰,为福州船政局参考超勇与济远首次自行设计建造之全钢甲军舰;她是福厂之第二十九号舰,亦为19世纪末中国造船工业的登峰之作。

定远级铁甲舰是中国清朝委托德国伏尔铿造船厂(Stettiner Vulcan AG)制造的7000吨级的铁甲舰(Ironclad)。定远级铁甲舰有两艘,分别为定远及镇远,二舰于1885年开始服役,成为清北洋水师的主力战舰,而定远则同时为舰队旗舰。

清末海军建设方案,清末海军重建计划

民国主力舰队计划

1、在民国初年,海军部还曾提出过一份更为宏大的计划,即《海军部呈第一次置舰计划》。该计划旨在建设一支攻防兼备的海军,包括远洋大舰、驱逐舰、潜艇等多种舰艇,并详细规划不同港湾的兵力配置。然而,由于资金严重不足和海军人才匮乏,这份计划最终也未能完全实现

2、四大主力舰队 民国海军第一舰队(闽系海军)舰艇组成:包括海容舰、海筹舰、宁海舰、平海舰、逸仙舰、大同舰、自强舰、永健舰、永绩舰、中山舰、建康舰、定安舰及克安舰等共13艘船舰,总计17484吨。

3、不少小吨位的炮舰通过内河逃到内陆港口,才避免了民国海军无一舰的窘境。1937年虎门海战中(日本妄想从华南海面登陆作战),第四舰队主力舰艇肇和号和海周号,协助陆基炮台,击沉一艘日本驱逐舰,后皆毁于虎门港口。其后,中山舰、江贞舰、江元舰在武汉保卫战中被击沉。

4、如中国的第一艘飞机母舰镇海号,就是北海改造建设而成。在1928年二次北伐胜利,并实现名义上统一全国,与《禁止援助中国海军协定》被废除。国民政府也雄心勃勃地进行了重建海军计划。不过,此时的海军又被分为中央、东北广东、电雷系统四个派系,他们各自独立互不统辖,彼此之间矛盾重重。

5、民国海军军舰 但是,始终未能统一的民国,根本没有足够的财力和动力去经营建设海军,海军的建设计划几乎一直停滞在纸面上,舰队所增添的军舰,也大部分来自于清朝定造的军舰。雪上加霜的是,由于中国脆弱的工业生产能力,大部分军舰中国都只能从列强处购买。

清朝晚期,除了北洋水师,还有没有别的海上力量?

年7月,中法战争中,法舰开进马尾军港,并向福建水师突然袭击,李鸿章恐妨议和,不敢下令备战,结果福建水师仓猝应战,兵舰11艘、商船19艘,全部被击沉,福建水师全部覆没。南洋水师 1888年(光绪十四年)清政府编成北洋海军时,将广东、福建、台湾、上海的军舰划归南洋大臣统辖,称南洋水师。

南洋水师:它也是清朝的海军力量之一,虽然规模没有北洋水师大,但在当时也是有一定的实力的,可惜也遭遇了失败。福建水师:这支水师也是清朝的海上力量,不过它主要负责的是福建沿海的防御,结果在战争中同样没能幸免。

在甲午战争中,清朝的北洋水师遭遇全军覆没的惨败,这一事件对两国乃至世界历史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。然而,清朝当时拥有另外一支海上力量——福建水师,这支舰队为何没有对北洋水师提供增援呢? 原因追溯至1884年的中法战争。

北洋水师被日本联合舰队反超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时候,日本联合舰队的吨位和火力都已经超过了北洋水师。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除了定远舰和镇远舰之外,其他舰艇的吨位都没有超过3000吨。日本联合舰队的参战舰艇中,有9艘战舰的吨位超过了3000吨,5艘战舰的吨位超过了4000吨。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阅读
分享